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办
本网讯 8月15日,由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环境、发展与人权:现代化进程中的绿色低碳发展”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办。
来自中国、美国、英国、韩国、日本、印度、柬埔寨、老挝、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希腊、挪威、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斯里兰卡、沙特阿拉伯、厄瓜多尔、秘鲁、科威特、阿根廷、津巴布韦、塞浦路斯等36个国家的100多位专家学者、驻华使节、国际组织代表、政要人士等齐聚一堂,就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促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深入交流研讨并达成广泛共识,努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携手共进。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会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丁仲礼,中央宣传部副部长王纲,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周树春,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邹磊,尼泊尔驻华大使比什努·施雷斯塔,科威特驻华大使贾瑟姆·阿尔纳吉姆,佛得角驻华大使阿林多·多罗萨里奥等出席开幕式并分别致辞。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左锋主持开幕式。
丁仲礼表示,中国奉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推动中国人权事业全面发展。不久前召开的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部署,明确提出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各方对美丽中国建设的美好未来有了更多憧憬和期待。当前,国际社会日益认识到,绿色低碳发展是世界现代化的关键环节,对促进世界人权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应推进理念创新、坚持科技引领、强化多维赋能、倡导开放合作,更好造福各国人民。
王纲表示,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建设现代化的基本要义,反映着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殷切期盼。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让人们享有清洁美丽安全的人居环境权益,日益成为各国人民的基本人权和全球人权治理的重要内容。要践行人民至上,以更多绿色福祉提升人权保障水平;推动绿色转型,以高质量发展同筑人权保障之基;坚持命运与共,以绿色国际合作共创人类美好未来。
周树春表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守护人类美好家园,必须坚持各国人民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这既需要各国政府和以联合国为代表的国际组织更好发挥统筹协调作用,也迫切需要社会组织、智库、媒体和专家学者等各方面力量踊跃参与,在凝聚社会共识、深化交流合作、提升民生福祉、完善全球治理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为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民间力量。
邹磊表示,当前,在能源革命、数字革命双重驱动下,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方兴未艾,全球能源转型与可持续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机遇、新挑战。中国大唐愿与世界同行一道,把保障人权作为能源电力转型发展的目标,把绿色低碳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更大范围内共同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努力创造更多的发展和就业机会,提供更加普惠的能源供给,为建设一个共同繁荣、清洁美丽的世界贡献中国大唐力量。
比什努·施雷斯塔表示,清洁和绿色环境是居住在这个星球上的每个公民的权利。尼泊尔尽管对温室气体排放的贡献微不足道,却承受着气候变化的过度冲击。我们将全面履行《巴黎协定》,致力于到2045年实现净零排放。我们拥有知识、工具和技术,可以创造一个经济增长和努力发展,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更美好世界。
贾瑟姆·阿尔纳吉姆表示,科威特期待扩大与中国绿色项目的合作范围,探索基础设施项目、电动汽车、智能城市等新举措,以及合作制定防治污染措施。科中伙伴关系是应对气候挑战国际合作的理想典范。科威特期待在这一领域开展更加富有成果的合作,以实现共同目标,打造更加可持续和有复原力的环境前景。
阿林多·多罗萨里奥表示,我们坚信,绿色发展必须与促进人权相结合,必须确保每个人都能享有健康的环境、经济机会和有尊严的生活,不受歧视或排斥。佛得角致力于可持续和低碳发展,并致力于全面促进人权。愿这次会议成为富有成效的对话和具体行动的空间,使我们能够共同为每个人建设更加美好的未来。
开幕式后,与会中外嘉宾代表发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的共同倡议。倡议指出,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严重威胁,迫切需要全球共同努力,携手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共建绿色美好未来。倡议提出,坚持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共享清洁美丽世界、以变革创新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以市场互通促进绿色要素流通流动、以资金融通扩大并支持绿色投融资、以共同治理加强对话交流,为建设一个清洁、美丽、可持续的地球贡献智慧和力量。
研讨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所长高世楫,柬埔寨环境部国务秘书帕里斯·乔普,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党委书记、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院长杨开忠,柬埔寨国际关系研究所副主任图恩·蔡皮赛斯,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党组副 陕西延长石油财务有限公司 富滇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