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9日,一份嘉奖令在彬长发电公司微信群“炸”出千层浪。该公司职工路雪江在2025年全国能源行业无人机操作员职业技能竞赛中,从150余名选手中脱颖而出,勇夺个人一等奖。这份荣誉不仅为他赢得嘉奖,更在企业内部再度点燃“学技能、比技术”的热潮。
2009年,路雪江从华北电力大学自动化专业毕业后,加入正处于新建待投产阶段的彬长发电公司。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与勤奋好学的态度,他在三年内迅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集控主值班员。此后,他远赴土耳其参与集团公司海外项目建设与运维,担任代理机组长期间,其专业能力获得当地同事的一致认可。
2020年,随着彬长发电公司首批光伏场站建成投产,路雪江主动申请转岗至长武光伏场站,以运维值班员的身份开启新领域的探索。
为提升巡检效率与安全性,路雪江主动学习无人机操作技术,并成功考取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操作手合格证。随后,他结合长武光伏场站布局特点,优化巡检流程,设计专属航线,有效消除传统人工巡检盲区。
今年3月,全国能源行业无人机操作员职业技能竞赛启动,路雪江第一时间报名,再次踏上追“光”征程。经过层层选拔,他成功入选陕西发电公司代表队,赴陕西华阴开启为期三个月的封闭集训。
面对理论考试,8本厚重复习资料成为他的“攻坚对象”。为平衡理论学习与实操训练,路雪江将碎片化时间发挥到极致,就餐时背诵考点、临睡前复盘难点,遇到复杂内容便拍照留存,利用训练间隙反复研究,他笑称“比备战高考时更拼”。
7月至9月的关中大地,持续40摄氏度高温炙烤。路雪江每日从早8点至晚8点进行高强度户外实操训练。
比起高温炙烤,心理与技术的双重挑战更难突破。在障碍飞行项目中,无人机需依次穿越6个直径仅110厘米的圆环,绕行障碍杆并完成360度绕柱动作。路雪江直言:“无人机展开直径超50厘米,在遥控器小屏幕里几乎与圆环同框,精准测距成了最大难关。更考验技术的是,两根操作杆需在8个方向间快速切换,手脑协同的精准度直接决定成败。”
“训练时‘差不多’,赛场上就会‘差很多’。”路雪江以近乎严苛的标准打磨个人技术,在无数次失败与瓶颈中始终用“再来一次”进行自我激励。经过数十天高强度训练、上千次重复操作,指尖终于形成肌肉记忆,摇杆的力度控制、方向切换变得行云流水,那份梦寐以求的“稳”,在日复一日的坚持中悄然绽放。
决赛当日,80%的选手折戟障碍飞行。路雪江凭借日积月累的稳定性,一气呵成完成所有高难度动作,最终以压倒性优势站上最高领奖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