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夜风掠过高耸的厂房,带着丝丝凉意钻入汽机厂房的每一个角落。晚上10点,城市沉入梦乡,蔚州能源公司2号机组状态检修现场却灯火通明。该公司设备部汽机点检长薛凯强把安全帽紧了紧,转身走向那台庞大的汽泵。
这是该公司汽机状态检修的关键一战——汽泵芯包返厂检修。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每一分钟的延误,都有可能影响整个机组的重启计划。早在检修前一周,该公司汽机专业的技术骨干们提前谋划,仔细梳理需要采购的易损件和备品备件。薛凯强端着手中的零件清单,对身旁的小朱叮嘱道:“小朱,这些易损件可一个都不能出错,每一个型号关乎整个检修的成败,咱们再核对一遍。”小朱点头回答道:“您放心,已经反复确认过了,保准没问题。”他们深知,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零件,在关键时刻却能决定检修工作的成败。每一个型号、每一个参数,都容不得一丝差错。
备件清单核对了一遍又一遍,技术手册翻得卷了边。可即便如此,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检修前两天一切按照计划工作进行,到了第三天,问题就来了。“芯包卡涩严重,无法直接拉出。”检修技术员秦玉海的声音从设备的另一侧传来。薛凯强快步走过去,蹲下身,手电筒的光束照在芯包与壳体的结合面上——一层厚厚的锈蚀像顽固的枷锁,死死咬着紧密无间。秦玉海已经尝试铜棒敲击和液压千斤顶芯包,甚至小心翼翼地用撬棍试探,可芯包纹丝不动。
“硬拉不行,会损伤配合面。”薛凯强眉头紧锁,厂房的空气似乎凝固了。所有人都停下手里的活儿,目光聚焦在那台沉默的设备上。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检修进度表上的红色标记像无声的催促。
“要不……热胀冷缩?”点检员朱志远开了口。这个平时话不多的年轻人总是善于观察,手里那本翻旧的笔记本上挤满各种案例。“之前见过类似的情况,他们用局部加热配合液压顶,分阶段施力。”
薛凯强和秦玉海对视一眼,点了点头。
热风枪的蓝色火焰格外醒目,精准地烘烤着泵筒与芯包的结合部位。秦玉海紧盯着测温仪,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200摄氏度,不能再高了。”他低声提醒。检修人员操作着千斤顶,液压杆缓缓推进,所有人的呼吸都随着那细微的“咔嗒”声屏住呼吸——芯包松动了。
“动了,动了,真的动了!”
“继续!慢点,再慢点……”薛凯强的声音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3个小时后,芯包完全脱离壳体。厂房里爆发出一阵压抑的欢呼。汽泵芯包顺利抽出并按时装车返厂,这场没有硝烟的检修攻坚战,他们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