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一流企业“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 16 字要求,为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明晰了方向,提供遵循。环境公司紧紧围绕集团公司“1264”发展战略,锚定“中国最好、世界一”能源供应商目标,以着力提升公司硬实力、软实力、驱动力、引领力为抓手,深化“双百行动”,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凝聚“二次创业”新动能,以新气象新作为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练就“硬实力” 坚决打赢产品卓越“阵地战”
产品卓越是企业的硬实力,也是竞争力。环境公司要在专业化坚守、精益化管理、低碳化聚力上下功夫。
走专业化之路。我们要优主业,下好“一盘棋”。抓对标、强管理,做强做优特许专业化集约化营运能力和服务保障水平;抓市场、优产品,做强做大催化剂制造业务;抓资源、优设计,做优做精烟气治理、煤场封闭、光伏、风电、水务等工程,把业务做成精品、把项目树为标杆,勇当行业领军企业。
施精益化之策。我们要精管理,织好“一张网”。强化核心能力,着力打造一支设计优化力强的设计队伍、工程过程控制力强的管理队伍、服务保障力强的执行队伍,确保项目品质优、服务好、业主赞;强化大宗物资采购、运输、使用等环节市场化对标,优化石膏处置综合利用项目,确保特许运营指标一流;强化建筑光伏一体化、水面光伏、智能微网、储能实验等技术应用,推进新型产品研发,确保催化剂全产业链行业领先。
聚低碳化之力。我们要强科技,打好“一手牌”。立足科技兴企,打造以开发分布式“光伏+”产业、源网荷储一体化、能源信息技术等新能源多元化发展平台;立足服务立企,打造以烟气、水等减污降碳及与新能源相关的系统设计、优化运行、项目执行等绿色低碳服务平台;立足创新强企,打造以新技术的产业化应用、精准喷氨、旋转雾化和铁氧微晶体等科技创新实施平台,助力存量资产提质增效、转型升级。
淬炼“软实力”坚决打赢品牌卓著“持久战”
品牌卓著是企业的软实力,也是影响力。环境公司要在立得起、叫得响、过得硬上做文章。
立得起。我们要树标杆,塑造“一个愿景”。坚持新发展理念,抢抓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契机,积极参与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建设“技术领先、产品卓越、产业协同、智慧高效 ”的 一 流 综 合 能 源 环 境 治 理 服 务商。
叫得响。我们要争一流,打造“四优企业”。加快拥有升级换代实用技术、新能源和环境治理领域前沿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的一流技术,汇聚技术精湛、创新担当的一流人才,构建传统业务优质高效、新产业行业领先的一流产业,建设技术、人才、产业有机融合、价值创造健康持续的一流企业,擦亮科技型专业化公司这块“金字招牌”。
过得硬。我们要练内功,锻造“六个能力”。扭住科技创新力,健全科技激励机制,厚植创新生长土壤,激发创新创效动力;扭住市场开发力,健全市场开发体制,建牢基础性数据,激活市场化资源;扭住价值创造力,着眼一流成本控制和专业服务,提升品牌价值和企业软实力;扭住资本运作力,激活上市公司投融资功能,助力公司高质量发展;扭住合规经营力,强化全过程管控,提升依法治企、合规经营管理水平;扭住现代治理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资源整合能力,构建自适应的发展体系。
孕育“驱动力”坚决打赢创新领先“攻坚战”
创新领先是发展的驱动力,也是牵引力。环境公司要在技术、产业、改革上持续创新出实招。
牵住科技创新“牛鼻子”。我们要准确识变。强攻关,以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颠覆性技术为突破口,打好科技攻关主动仗;强牵引,支持科技工作者在重大课题项目中“揭榜挂帅”,争当科技创新“排头兵”;强设计,组建成新能源设计院,打响新能源设计领域品牌,打造可传承、可持续的新能源全过程设计体系;强融合,加强与国内外著名高校、科研院所、头部企业的沟通和合作,为新产业开发和新技术产业化应用积累经验、储备能力。
点燃转型升级“新引擎”。我们要科学应变。抢抓具有自有品牌、自主技术的电化学储能产品落地,紧跟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等技术路线;抢抓碳检测业务,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系统整套技术,并向系统内外进行产业化推广;抢抓传统产业升链,推进发电、供热、煤炭、煤化工等传统产业绿色低碳化、数字智能化转型;抢抓储能、退役风机叶片和废旧光伏板处置、综合能源服务、CCUS、绿氢、热泵等关键技术创新研究和试点示范。
用好深化改革“关键招”。我们要主动求变。向市场化转型要效益,聚焦市场化意识、机制、思维,主动跑市场、找技术,抓成本、优服务,深化三年行动和“双百改革”成果;向扁平化转舵要效率,聚焦环保和新能源两个领域,以及工程和生产运营两条主线,优化本部职能,实现流程再造、机构重塑;向体系化转向要动能,严格市场开发激励和全员绩效考核,构建生产运营、产品制造、工程建设、设计服务类考核体系,优化人力资源结构,激发职工内生动力。
汇聚“引领力”坚决打赢治理现代“保卫战”
治理现代是发展的引领力,也是保障力。环境公司要在举旗帜、激活力、强党建上见成效。
“两个一以贯之”领航。我们要举旗帜,强“根”铸“魂”。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把企业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之中;充分发挥党委在公司治理结构中“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建立党委、董事会、经理层工作机制,明确权限清单和决策流程,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现代治理体系。
“三能机制”护航。我们要激活力,提升效能。坚持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差异化薪酬、市场化退出原则,健全完善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实行管理人员竞争上岗,做实专业职务序列的人才发展多通道,开展首席专家、青年科技拔尖人才评审,实行“三能”聘任制,激发企业内生动能与活力。
“五度党建”引航。我们要强党建,赋能中心。政治有高度,认真落实集团公司“三年提升”“两年强基”和“八个提升工程”,建立党建工作监督约束和考核评价体系。思想有宽度,深化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主题教育、“五史”教育等,抓实“读书会”品牌建设,加强传播体系建设,树好品牌形象。融合有深度,完善中心组成员一人一年一课题机制,深化“党建引领+”系列活动,抓细“岗区队日网”活动,赋能中心工作。治党有力度,压紧压实“两个责任”,一体化推进“三不”,精准运用“四种形态”,深化“靠企吃企”问题整治,持续开展巡察整改“回头看”,强化制度执行。人文有温度,组织群众性劳动竞赛,深化“名师高徒”“创新工作室”“幸福大唐”“六最”项目,组织“工会圆桌会议”“工会主席接待日”活动,用好“大唐公民档案”,打造“唐青工坊”团青品牌,加强“企地合作”,凝聚“二次创业”强大合力。
来源:中国大唐报37期(2023年4月13日)
[责编:范长丽]